本单元是显著的人物描写单元,单元导语中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要求,即通过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品味及含义和表达的妙处。透过细节,把握人物特征,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。
我所选取的课例分析是江西省萍乡市第六中学晏龙飞老师执教的《写出人物精神》——《观察人物的点,写出人物个性》。我为什么会选去哪呢?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该课例突破了九百多万的浏览量。自己记到我的练习心理,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观看这个概率,而其他的类型的只有几万,甚至只有几千的浏览量。接下来,我重点谈谈我所看到的一些优点。
总体而言,整节课的环节是设计比较合理的,能够较好地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课,既有老师的直接传授法,也有学生的小组讨论交流法。在评价当中有学生的双向评价,也有老师的单向点评,更有师生问答的多向交流。在评价类型方面,有过程性评价,也有终结性评价,有绝对性评价也有比较性评价,课堂气氛相当活跃,每个学生都能够被最大程度的激起学习兴趣。
写作课《写出人物精神》作为单元里面的第二主要部分,位列于《邓稼先》《说和做——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》《回忆鲁迅先生》《孙权劝学》四篇主要阅读课之后,于综合性学习之前。写作课在这个位置有承上启下的作用,我对前面这篇课文的总结。四篇阅读课都以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,如邓稼先、闻一多、鲁迅和孙权等人。通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特征,推测出主要思想特征。如果前面的四篇阅读课的是学方法,那么写作课就是用方法。
那如何让学生在之前的“学方法”基础上“用方法”呢?晏龙飞老师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。晏龙飞老师通过让同学们看图猜人,看文猜人等,较好的落实的本单元导语所提出的要求:通过细节描写,把握人物的特征。同时,他善于使用对比教学法,让学生通过两段不同的文字描述判断出鲁迅的性格微妙之处。晏龙飞老师还巧妙的设置了四个驿站点(外貌描写驿站、语言描写驿站、动作描写驿站、心理描写驿站),通过层层深入、环环相扣的问题,向学生介绍了细节描写主要包括哪一些。那这些具体的答案是由谁说出来的?晏龙飞老师又是如何引导出来的呢?从课堂实践中,我们可以看到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,可让学生之间相互点评,也有直接让学生的点评指导,更有老师的直接说明。多种点评方式使得课堂更加的活跃,并且教学方式更加的灵活。
总而言之,这是一堂点评方式多元,指导方法多样的参考课。课上,晏龙飞老师能够在教师主导的情况下,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,让学生之间相互点评。同时还采取了老师的直接点评,师生问答的点评方式等等。既有终结性评价、过程性评价,也有绝对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等类型多样的评价指导方法。这样有利于全面考核学生对人物写作的掌握程度,这样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把握住本节写作课的主要重点。有利于学生后续在写人类的记叙文章方面上,表现出较佳的观察力和写作力。